2024届三重教育9月高三大联考(全国卷)历史答案,目前2025-2026衡水金卷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4届三重教育9月高三大联考(全国卷)历史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学年高三第四次联考试卷历史
2、2023-2024高三第三次联考试卷历史
3、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三次联考试卷历史
周测卷十五货币与财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1.A宋仁宗通过设立“交子务”来规范纸币发行,增加了货币流通量,这有利于四川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纸币在宋代只是辅币,主要货币仍为金属货币,B项错误;早在宋代之前,货币发行已受到政府的管控,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货币流通量与商品交易需求量的关系,无法说明“钱荒”问题得到了解决,D项错误。2.B由材料中“1947年9月”“建议为适应前线作战,中央应即创办联合银行或解放银行”等信息可知,当时解放战争已转向外线作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来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货币。为此,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故材料所示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背景,B项正确,排除C项。正是因为解放区经济困难,难以适应战争进一步发展需要,才有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成立,A项与史实不符;当时战争仍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排除D项。3.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后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成为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使英镑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D项正确;英国实行金本位使英镑价值稳定不是国际结算首选英镑的主要原因,A项错误;国际结算中重视英镑的主要原因不是英国金融构拥有较高的信誉度,B项错误;伦敦成为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只是客观条件,不是英镑成为重要国际货币的主要原因,C项错误。4.A晁错呼吁减轻赋敛,其意在发展生产,充实府库,以备灾荒;汉文帝实施减税政策,其意在维护国计民生,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租税“田之租税”,即田赋,无法体现赋税整体结构的变化,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人头税较重,说明政府重视对农民人身的控制,C项错误;农民阶级一直是封建赋役的主要承担者,D项错误5.C由材料中“当地‘苗不土出’,百姓只好从其他地区买米上缴”“漕粮折银交纳,“行之十年’‘垦有新田”等信息可知,当时漕粮折银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当地“苗不土出”。事实上漕粮折银的推行,一方面化解了当地百姓因从他处“买米上缴”而形成的积怨,缓和了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排除D项。材料反映了百姓纳税形式的变化,不能得出纳税数量的增长,排除A项;“土地改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42·【23新教材老高考·ZC·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选择性必修1一QG】
本文标签:
全国大联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