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 历史(新教材版)试题,目前2025-2026衡水金卷答案网已经汇总了衡中同卷·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 历史(新教材版)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植园里劳动。王加丰《世界文化史导论》材料二(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一一从人类观点视之一一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征服美洲的后果。结合所学,说明欧洲征服美洲的经济动因。(5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并简析其积极影响。(8分)28.中国曾在古代的科技文化方面为世界发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代百年一度落伍了;而今,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中国的科技发明创造又迎来新高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正是中国古代文明,即那些传教士花费毕生精力,在努力教化中国人的过程中传播过去的文明,曾经成为打碎欧洲中世纪文明的有力武器。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材料三辛亥革命后的政治转变,为近代科技体制化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詹天佑等人倡导成立了“中华工程师学会”,出版了《中华工程师学会学报》;留美科学家任鸿隽等创立中国科学社,发行《科学》杂志:1915年,中华医学会也宣告成立,并发行《中华医学》杂志。同时,各种全国性的研究机构也相继建立,如丁文江创设的国立地质调查所,中国科学社在南京设立的生物研究所等等。摘编自段治文《中国科技的近代化历程》材料四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国民大飞机C919、世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