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目前2025-2026衡水金卷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2023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一)历史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中华文明起源时期各遗存关系的掌握情况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材料中“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彩陶器纹饰具有大汶口文化因素,玉龙等玉器对良渚文化和陶寺文化有影响,商朝玉雕龙的形象与红山文化玉龙有着直接的承继关系”说明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对中华文明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③④正确。①材料中无法体现“领先全国”,故错误。②商王朝发源于黄河中下游,故错误。2.【答案】D【解析】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下对于周王室还有一定的认同感,其政治符号的意义依然存在,因此D为正确选项。周王室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各诸侯国的纷争,A选项错误:晋国为姬姓诸侯国,齐国为姜姓,B选项错误:军事力量是霸主地位的基础和依靠,无法反映材料主旨,C错误。3.【答案】C【解析】根据图片所示,司马迁一生多次游历,足迹遍布中国大江南北,联系所学可知,司马迁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为后来创作《史记》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印证《史记》为何被后世评为“信史”,故选择C;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始于魏晋时期的人口迁移,排除A;司马迁的游历经历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高度发达”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4.【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中《唐六典》关于常仓丰年高价买,荒年低价卖的原则,结合所学可知,常仓的设立对抑粮价,保护小农经济,进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故选择D;常仓是利用价值规律调节粮食供应,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A;常仓制度不以盈利为目的,排除B:常仓属于政府行为,不属于民间赈济的范畴,故排除C。5、【答案】B【解析】《学易记》是北方地区“易学”研究状况,而其中收藏了朱熹等南宋学者的观点,再结合此时阶段特征,多民族政权并立并未影响南北方的文化交流,故B正确:此书反映的是北方地区的“易学”研究状况,无法推断出南北方理论水的高低,排除A:材料无法反映出程朱理学的地位,排除C:材料未涉及统治者对文化的态度和具体措施,排除D。6.【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了学生对明清时期乡约家训特点的理解。材料中的三条家训或乡约中“圣谕十六条”“钱粮是奉君王的”“王法者,朝廷所设,以治吾民者也”均蕴含了对皇权的尊重与畏惧,说明了明清时期出现皇权的基层下渗,故选A。材料中无法体现朝廷或官府的态度,故B错误:C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无法体现乡约与“法律”的合流,故D错误。7.【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了学生对清末立宪的理解。漫画中官员一只船桨上写有“禁止开会”,另一只船桨上写有“催陈立宪意见”。体现出清政府一方面让官员给立宪提建议,一方面又禁止开会,揭露了清末新政假立宪真专制的本质,故选择A。B、C、D不符合漫画主旨。8.【答案】B【解析】刘仲敬认为不论晚清时期还是民国时代,财政的匮乏始终是造成祸乱的起点,为了扩大税源而进行改革自然加大社会矛盾,这是社会动荡的原因所在,故而B正确:刘仲敬认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