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六)语文答案),目前2025-2026衡水金卷答案网已经汇总了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六)语文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古绝唱一一《琵琶行》。(每点2分)10.DHL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11.C(A.文中指“没有”,《过秦论》中是指“逃亡的人”,含义不同;B.都是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D项,文中“方”,纵横;成语“方”,正;含义不同,分析正确。C.“靡”文中指“消费”“耗费”,《氓》中指“没有”,含义不同,分析错误,故选C)12.C(当今的迫切任务是使人民务农,而抬高粮价,是让百姓愿意务农的方法。)13.(1)积贮(粮食),是国家的重要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者…也”判断句;苟,如果;“何为”,宾语前置,干什么事情,各1分;句意1分。)(2)即使遭遇洪水干旱,百姓生活也不会穷困匮乏,天下仍会静安宁;年成丰收而且好,那么天下就会十分富庶安乐了。(困乏,穷困匮乏;岁,收成,年成;“孰”通“熟”,丰收;各1分;句意1分)14.【答案】文本一,侧重从积贮粮食的角度,来谈粮食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文本二,重点从贵粟的角度,谈以粟为赏罚对推动务农,安邦的重要性。(答对1点一分,2点3分)【全文翻译】文本一:管子说:“粮仓充足,百姓就懂得礼节。”百姓缺吃少穿而可以治理得好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事。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所以他们的积贮足以依靠。现在人们弃农经商(不生产)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患。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也是国家的大祸害。这两种大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汉朝从建国以来,快四十年了,公家和个人的积贮还少得令人痛心。世上有灾荒,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现象。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灾区?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发放粮饷?假若兵灾旱灾交互侵袭,国家财富极其缺乏,胆大力壮的人就聚集歹徒横行抢劫,年老体弱的人就互换子女来吃;政治的力量还没有完全达到各地,边远地方敢于同皇上对抗的人,就一同举兵起来造反了。积贮(粮食),是国家的重要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凭借它去进攻就能攻取,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使敌对的人归降,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文本二:2023-2024学年度高三开学七校联考语文试题第11页共15页
本文标签:
师大名师金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