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目前2025-2026衡水金卷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仍服务于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故排除D项。8.A【解析】本题考查乾隆时期的户籍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历史解释的素养。乾隆帝对“摊丁入亩”后地方官员未能对人口增长情况详加核实不满,要求通过基层的保甲组织详细核定人口数量,分省汇总上报,这一做法可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故选A项;这一做法强化了民众对基层保甲组织的依附,且与赋税征收等经济行为无关,故排除B、C、D三项9.C【解析】本题考查太天国运动对晚清政治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历史解释的素养。由于太天国运动横扫半个中国,长期占据国内最为富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清政府的财政困难加剧,为筹集军费,清政府提高了卖官鬻爵的比率,故选C项;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清廷是否“冗兵”,故排除B项:通过买官方式入仕的人数增多,并不能说明人才的择业观念发生变化,故排除D项。10.D【解析】本题考查晚清实业救国潮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家国情怀的素养。由材料可知,晚清时期,通过政府组织“劝业会”带动民族产业发展的建议得到部分官员、爱国企业家和东南亚华侨群体的强烈支持,这反映了通过发展实业振兴中华成为海内外众多华人的共识,故选D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外民族矛盾尖锐,思想解放运动尚未深入广大民众,故排除A、B两项:部分官员筹办“劝业会”的建议与清末文官制度改革无关,故排除C项。11.A【解析】本题考查北洋军阀的政治统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历史解释的素养。由材料可知,1913年中华民国国会制定的宪法草案对总统权力的限制力度超过了当时的英国和法国,这主要缘于北洋军阀专制势力的强大,资产阶级革命派、立宪派占优势的国会希望通过法律手段限制政府权力,避免走向专制,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资产阶级强硬的一面,故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政党竞争以及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程度,故排除C、D两项。12.B【解析】本题考查苏区经济政策,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历史解释的素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对从国统区运入的生活必需品以及重要生产原料予以免税,一些非必需的洋货则税率稍重,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从苏区的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苏区与国统区之间的贸易政策,故选B项:面对国民党对苏区的“围剿”,这一政策对活跃跨区域贸易影响不明显,故排除A项:“保证”一词过于绝对,故排除C项: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并不是这一政策的目的所在,故排除D项。13.C【解析】本题考查陕甘宁边区的“三三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历史解释的素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三制”原则有利于吸纳各阶层的爱国进步分子进入政权,从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选C项:国民革命在1927年就已经失败,故排除A项:“三三制”并不是按三权分立思想分配权力的,故排除B项:全面抗战期间,国共两党以党外合作形式开展合作,故排除D项。14.D【解析】本题考查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与史料实证的素养。七七事变爆发数天后,中共中央发表的宣言将三民主义作为与国民党合作的重要思想基础。解放战争爆发后,部分国民党高级军官将共产党人的新民主主义实践看作是三民主义发扬光大的表现,这说明三民主义思想展现出一定的感召力,故选D项;A,C两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C两项:B项是对材料后半部分信息的误读,故排【高三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5页)】·24-08C·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