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一)1语文答案,目前2025-2026衡水金卷答案网已经汇总了高三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一)1语文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四语文
2、2024年高考信息模拟卷四语文
3、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三)语文
4、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三语文
5、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语文
6、2024年全国高考信息模拟试卷一语文
C.两则材料都叙述了桐叶封弟的经过,但是材料二比材料一叙述得更为简洁,包含的主观态度也更明显,这是由其写作目的决定的。D.与材料一中对周公旦劝谏成王的行为持赞同态度不同,材料二主张臣子应当拿不偏不倚的道理去引导君王,使君王符合“中庸”之道。20.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王之弟当封耶,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2)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耶!21.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赞扬周公“可谓善说矣”,柳宗元却不这样认为,他用辩证的方法进行了论证,请找出辩证的两个方面。(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223题。重阳高适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岂有白衣来剥啄①,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注】①南北朝檀道鸾《续晋阳秋·恭帝》:“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望见白衣至,乃王宏送酒也,醉而后归。”2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联“惊”“空”二字,让一腔幽怨透纸而出,奠定了本诗低沉抑郁的格调。B.诗的领联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年近半百,仕途坎坷。C.诗的颈联“乌帽自欹斜”,既是诗人对自身状貌的描绘,也暗含对官场黑暗的无奈。D.诗人善于借景抒情,如写菊花未开,表达心情的寥落,烘托内心的烦闷。23.这首诗多处化用陶渊明的典故,传递出诗人复杂的心绪。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2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用“”刻画了其他植树者早晚探视、心有不舍的可笑情形(2)孔子曾感叹河水不论白天黑夜都匆匆奔流不止,后世文人常常化用此句,如苏轼《赤壁赋》中“99(3)黄庭坚在太和县令任上,有志难伸,孤独寂寞,“两句想象自己辞官归隐后,坐在船上,吹着笛子,永诀机心。高三语文试卷(十三)第6页(共6页)
本文标签:
模拟信息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信息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