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金太阳(24-578A)历史试题,目前2025-2026衡水金卷答案网已经汇总了承德市高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金太阳(24-578A)历史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历史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货广告中出现民族主义用语高峰的原因。(12分)【答案】(1)背景:洋务运动中“商战”思想的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深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壮大(清末新政取得一定成果);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每点3分,共12分)(2)原因:1919年为最高峰,原因是当年的五四爱国运动激发了民族主义热情;1915年是次高峰,原因是当年日本强逼中国签署《二十一条》激起了群众性的反日运动;总体原因是列强侵华的加剧、民族主义的持续影响。(12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今之标立宪主义以为国体论之护符者,除非其于立宪二字别有解释,则吾不敢言。夫前清之末叶,则固自谓立宪矣,试问论者能承认否?且吾欲问论者,挟何券约(证据一命题者注),敢保证国体一变之后,而宪政即可实行而无障?如其不然,则仍是单纯之君主论,非君主立宪论也。既非君主立宪,则其为君主专制,自无待言。不忍于共和之敝,而欲以君主专制代之,谓为良图,实所未解。今在共和国体之下而暂行专制,其中有种种不得已之理由,犯众谤以行之,尚能为天下所共谅。今如论者所规划,欲以立宪政体与君主国体为交换条件,使其说果行,则当国体改定伊始,势必且以实行立宪宣示国民。宣示以后,万一现今种种不得已之理由者依然存在,为应彼时势之要求起见,又不得不仍行专制,吾恐天下人遂不复能为兀首谅矣。—摘编自梁启超《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材料二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确。吾人拜赐于执政,可谓没齿不忘者矣。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国建立后围绕“国体”问题之争的理解。(20分)【答案】示例(20分)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逐步独揽大权,很快走上帝制之路。在袁世凯复辟帝制过程中,出现了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共和与君主政体的争端。袁世凯以“尊重民意”为由,“赞成”君主立宪,接受“劝进”当皇帝。梁启超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批驳了当时标“立宪主义”,行“君主专制”的论调,阐述了反对变更共和政体的观,点,对袁世凯意欲复辟帝制的行径进行猛烈抨击。标志着梁启超与袁世凯政治的决裂,是揭开护国战争序幕的惊世之作。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可阻挡。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是对当时专制政治的痛苦反思。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政治问题无法解决,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束缚。“吾人最后之觉悟”是指人们的思想解放。陈独秀、李大钊等领导了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了思想文化的革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周周测·历史五第6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