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4·10月卷1·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三)3历史答案,目前2025-2026衡水金卷答案网已经汇总了国考1号4·10月卷1·高中2025届毕业班基础知识滚动测试(三)3历史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国考一号2历史
2、国考一号2024历史
576(1)据材料一概括英美政治演进方式的相同点。(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社会环境变化与政治制度变革的关系,(10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此为六部前身。到了东汉末年,曹操受封为魏王后,专设秘书令,典尚书奏事。曹不即位后,改秘书为中书,并设置了监、令各一人,监、令之下又置中书郎若干人,于是便成立了中书省,由士人充任官职。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设置中书省,中书省最重要的职责是答复皇帝的咨询,负责起草诏救及阅读臣下的表章。摘编自王天有《中国古代官制》材料二隋代的中书(内史)令与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仆射并列为宰相之任,地位尊贵。下置内史舍人(中书舍人)八员,专掌诏告。到了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同为中央行政部门的总汇。此外,唐太宗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三省长官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后来,凡是参加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章事之名)亦为宰相。摘编自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论》(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形成过程,(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汉至唐代中央政府机构演变的趋势(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制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一一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5页/共6页三O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