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月考卷语文试题,目前2025-2026衡水金卷答案网已经汇总了衡水金卷先享题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月考卷语文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公子紫曰:“杀之利。”公孙枝曰:“不可。耻大国之士于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子思报父之仇。臣思报君之仇,虽微秦为,天下弗恶?”公子挚日:“吾岂将徒杀之?吾将以公子重耳代之。”公孙枝日:“耻一国之士,又日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若不可,必为诸侯笑。战而取笑诸侯,不可谓武。杀其弟而立其兄,兄德我而忘其亲,不可谓仁。若弗忘,是再施不遂也,不可谓智。”君曰:“然则若何?”公孙枝曰:“不若以归,以要晋国之成,复其君而质其嫡子,使子父代处秦,国可以无害。”是故归惠公而质子图,秦始知河东之政。(节选自《国语·晋语三》有删改)材料三:晋又饥,秦伯又之粟,曰:“吾怨其君而矜其民。且吾闻唐叔之封也,箕子曰‘其后必大”。晋其庸可冀乎!姑树德焉,以待能者。”于是秦始征晋河东,置官司焉。(节选自《左传》有删改)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选出需要断句的选项写在答题卡上,每选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以君之 A 出也B处己人也 D烦己饥F食其乘三H施而无报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莫不”与《论语》中的“人不知而不,不亦君子乎”的“"意思相同。B.“亦不克救”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攻之不克”的“克”意思不相同。D.“不若以归"与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归”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缪公拒绝伐晋并借粮,认为“其民何罪”,体现恤民仁政,反对因晋君之恶牵连无辜百姓。一B.虢射主张伐秦,是因秦饥时提出“天以秦赐晋”,认为顺应天意伐秦可夺其国运以利晋国。C.公孙枝反对杀晋君,指出此举会招致诸侯耻笑,“杀弟立兄"既不仁亦不智,不利秦国声誉。D.秦伯再助晋国,表面称“矜其民”“树德”,实则意在通过施恩树立霸主威望威慑诸侯。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签的道(2)吾怨其君而矜其民。且吾闻唐叔之封也,箕子目“甚后必大”。(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分)阅读下面王维的两首诗,完成 15一16题。mhV.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高一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