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高考分科调研模拟测试卷 XGK☾(五)5生物试题,目前2025衡水金卷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4届全国高考分科调研模拟测试卷 XGK☾(五)5生物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5生物试题)
2021年秋高二(上)期末联合检测试卷生物参考答案1~5 DAABC6~10 BCADB11~15 DABCB 16~20 CBBBA1.D。内环境是细胞外液,输尿管内、汗腺导管内的液体,属于外环境:如果组织液渗透压过大,会使组织细胞失水:血浆蛋白、尿素属于内环境成分,呼吸氧化酶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2.A。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3.A。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兴奋在反射弧上单向传导到骨骼肌引起战栗;由于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研究者手接触冰水感到冷,不属于反射;大鼠在冰水中会拼命游动以摆脱冰水刺激,此时效应器除肌肉外还有传出神经末梢。4.B。突触都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图1中三个神经元构成了2个突触;图2甲显示当只刺激轴突1时,神经元M产生动作电位,表明刺激轴突1时,兴奋迅速传递给神经元M,此过程中在轴突1上完成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一化学信号;图1所示的囊泡为突触小泡,突触小泡的形成与细胞内的高尔基体密切相关,小泡内储存的化学物质可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当同时刺激轴突1、2时,神经元M上产生的电位变化小于只刺激轴突1,原因最可能是轴突2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轴突1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5.C。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动作电位的测量应基于一个点,且指针应一个在膜外一个置于膜内,图示指针皆在膜外,此时指针偏转的峰值代表两点电位的相对值;若电流计的指针偏转一次,则“?”处一定有突触,且此突触不允许电流从a流向b:a处给予适宜电刺激后,Na大量内流使得膜内外电位发生反转,但膜外Na含量仍大于膜内Na含量。6.B。促胰液素是斯塔林和贝里斯发现并命名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由于胰腺上有其受体,故其可以定向作用于胰腺。7.C。由图示可知:X、Y代表的内分泌器官分别是下丘脑、垂体;①②③④代表的激素分别为是TH、TSH、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图示显示了甲状腺激素有分级和反馈调节,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只有反馈调节。8.A。能进行体液调节的动物不一定都能进行神经调节,神经调节需要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下进行。9.D。寒冷环境中,机体的体温仍保持稳定,产热等于散热:醛固酮的作用是促进机体吸收钠、排出钾,当食用了过咸食物的时候,机体醛固酮的分泌量会减少;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10.B。灭活新冠疫苗是灭活病毒,从免疫学的角度看属于抗原;首次接种疫苗,机体B细胞要经过双信号刺激才会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新冠康复者血浆中不仅含有对抗新冠病毒的抗体,还有记忆细胞,可以用新冠康复者的血浆辅助治疗新冠病毒感染者。11.D。A.图中细胞甲能产生抗体,故为浆细胞,二次免疫时记忆细胞可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图示抗体和激素B竞争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作用和激素B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图示抗体攻击自身细胞,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的的发病机理与此病不相同。12.A。略13.B。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们在了解天然植物激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后,通过人工合成的、与植物激素具有类似生理和生物学效应的物质;酿制啤酒时,人工处理大麦种子可以使其产生α淀粉酶从而促进淀粉水解。14.C。略15.B。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图中显示的非生物因素有温度和湿度:温度一定时,随湿度增加,种群数量先增加后降低:图中在32.5℃时种群数量最大,偏离该温度种群数量都下降,推测最适温度可能在32.5℃左右。高二(上)期末联合检测试卷(生物)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