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高考分科调研模拟测试卷 XGK(五)5语文答案,目前2025衡水金卷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4届全国高考分科调研模拟测试卷 XGK(五)5语文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5语文答案)
“再见!这位高大伟壮的红军没有骑上马,还是用平常的大步往河滩那边走。那四个挂盒子枪的红军,也紧随在他后面“娘、你和谁说话来,说了那么半天?”媳妇从屋里走出来,一面放下簸箕,一面料去身上的白面问她婆婆“我和他说话呢。“地用手往走得不远的人群一指,“大概是个干部吧。”媳妇跟着婆婆的手指望去,又举起手掌遮着阳光往前仔细一望,禁不住惊叫起来:“娘,那是他!娘,那是他”老太太受了惊动,缓缓站起来问:“他是谁?”“那是毛主席,娘,那是他。我在五一大会上听过他的报告!”“那是他?嗯,那是他!”老人家跟着喃喃道。媳妇已经不管一切地用地那解放不久的小脚往前奔跑着,打算往那群人影奔去。老太太颤巍巍地站起来,激动得发抖。地摇曳着右臂,不知是在欢送毛主席,还是在惋惜自己轻轻错过这位时代的伟人!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有删改)A.小说开头在交代吴老太太永远不能忘记的具体时间后,并未马上叙述那天发生的事情,而是写她的邻舍和家庭,为人物活动提供社会背景。B.小说写毛主席与一位农村妇女交谈,话语中既有嘘寒间暖的关心,又有真诚的鼓励和亲切的问候,更有高瞻远瞩的气度,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C.“那是他?嗯,那是他!”这句话言简义丰,情味甚浓,“那是他?”是吴老太太对媳妇的进一步追问,“嗯,那是他!”是她语气坚决的肯定。D.小说以“延安人”为题,一方面说明主人公吴老太太是延安当地的百姓,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她就是千千万万拥护共产党的延安人的代表。8.小说写吴老太太爱唱歌颂红军和毛主席的山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9.从小说创作的原则和方法看,为什么说写吴老太太没有认出毛主席比写她认出毛主席更好?(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淳化二年,帝以旱蝗,召近臣问以得失,众以天数对。寇准独曰:“《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早之征,盖刑有所不平也。”帝怒,起入禁中。顷之,复召准问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二府入,准乃曰:“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之,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帝以问沔,沔顿首谢。于是切责沔,而以准可大用,遂自枢密直学士拜枢密副使。准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请复坐,事决乃退。帝嘉之日:“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八月己卯,置审刑院。帝虑大理、刑部吏舞文深刻,乃置审刑院于禁中,置详议官六员。凡狱上奏,先达院印讫,付大理、刑部断覆以闻,乃下院详议,申覆裁决讫,以付中书省行之。其未允者,宰相复以闻,始命论决。四年二月,置审官院。初,帝虑中外官吏,清浊混淆,命官考课,号磨勘院。至是,梁鼎上言曰:“《虞书》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三代以还,率由此道。唐有考功之司明考课之令下自簿尉上至宰臣皆岁计功过较定优劣故人思激励绩效著闻五代兵革相继名存实亡且夫今之知州即古之刺史,治状显著者朝廷不知,方略蔑闻者任用如故,大失劝惩之体,浸成苟且之风。是致水旱荐臻,狱讼填溢,欲望天下承平,岂可得也?望陛下特诏有司,申明考绩之法,庶几官得其人,民受其赐。”于是改磨勘院为审官院,掌审京朝官。其幕职、州县官,别置考课院主之。(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语文试题(一)第5页(共8页)衡水金卷·先享题·压轴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