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三调考试历史答案,目前2025衡水金卷答案网已经汇总了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三调考试历史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一定的补贴”等信息可知,该时期,德国社会保险立法遵循国家和个人共同分担的原则,这体现了德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故C项正确。A项中“臻于完善”的表述过于夸大化,排除;1889年的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国王掌握立法权,排除B、D两项。20.【答案】D【解析】1918年正值“一战”期间,“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导致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强烈不满,题干中的信息“预言西方文化终将走向没落”即为其具体体现,故D项正确。A项中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确立于“一战”结束后,B项发生于“二战”结束后,C项中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于1929年,均晚于题干中的时间“1918年”,排除。21.【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的信息“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可知,此举扩大了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恢复与发展,故D项正确。1922一1926年间,苏联(俄)的土地一直归国家所有,排除A项;该时期正值苏联(俄)实施新经济政策时期,排除分别属于“苏联模式”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影响的B、C两项。22.【答案】A【解析】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的美国正值经济危机期间,题干中“用谷物…充作燃料”“猪被投入密西西比河…棉花烂在田里”等信息旨在解决农产品相对过剩问题,维持农产品价格,故A项正确。题干中未提及“社会风气的变化”,排除B项;该时期,美国农民收入锐减,生活困顿,排除C项;D项是“苏联模式”的特点,排除。23.【答案】D【解析】由题干中“修缮与法国的关系”“主动向…以色列提供战争赔偿”等信息可知,此举为二战后初期联邦德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故D项正确。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分裂为东德和西德,不属于大国之列,排除A项;题干中未提及“警惕法西斯势力”,排除B项;题干中的“以色列”属于亚洲国家,排除C项。24.【答案】B【解析】该现象有利于保障民众基本生活,缓解社会矛盾,故B项正确。由图表中相关数据的变化可知,1972一1982年间,英国政府福利支出不断增加,这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排除A项;C项中“解决”、D项中“化解”的表述均过于夸大化,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答案】(1)变化:由专指中原地区发展为包括所有统治区域;由专指汉民族发展为包括统治区域内各民族。(4分,每点2分)原因:统治疆域不断拓展;中央集权的强化;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政治文化认同感加强。(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2)含义: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特指全体中华民族。(2分)因素:近代列强的入侵;西方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发展;中华民国的成立。(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3)评价:“中国”含义的变迁受国内外政治文化的影响;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有助于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助于形成对等的对外交往理念,更好融人世界,争取合法权益。(7分,每点2分,答出四点得满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国’显然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秦汉时期,郡县范围较战国已大为扩大,由原来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逐渐向四周拓展和延伸,这些地方均称为‘中国’。在‘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经过长期割据,南北方文化的共性日益得到发展,处于统治地位的各民族无不自居为‘中国’。‘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祖国的观念也逐步加深。”可得出“由专指中原地区发展为包括所有统治区域;由专指汉民族发展为包括统治区域内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统治疆域不断拓展;中央集权的强化;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政治文化认同感加强”。【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