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科综合(新教材卷)答案,目前2025衡水金卷答案网已经汇总了[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科综合(新教材卷)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答案)
为背景材料,涉及地球公转、日出日落方位、季风洋流等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能力,体现了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解析】汤加(21°8'S)一年有2次太阳直射,依据太阳移动一度大约是4天计算,直射汤加的日期大约为12月14日和12月30日前后,直射时无日影,即①③位置。汤加正午物影在①一③阶段时,日期为12月14日一30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先向南移再向北移。地球公转速度1月初最快,因此此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此时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域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索马里半岛海域夏季受西南离岸风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给海洋表层带来盐类物质,饵料丰富,形成渔场,因此渔业资源的丰富的季节为北半球夏季即7一9月;潘帕斯草原位于南半球,正值夏季,草木葱茏,正放牧牛群。故选D。36.【命题意图】本大题以“冰川”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冰川地貌成因、影响冰川面积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地理核心素养。【解析】(1)依据所学可得,冰川多分布在极地和高山地区,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高,气温低,利于冰川发育;青海山地面积大,区域内冰川累积面积大,因而冰川资源丰富。(2)读图可知,青海省2000年和2020年冰川均发育在海拔4000~7000之间,面积集中分布于4700~6100m之间,集中体现青海省冰川随海拔成正态分布。2000年和2020年各海拔对比发现,除少量高海拔地区(6300~6700)的冰川面积增加外,其余各海拔区间的冰川面积均呈现减少趋势,可见该地区冰川面积不断减小,呈萎缩趋势;观察图b可知,海拔越低,冰川面积变化速率数值最大,海拔越高,数值越小,接近0,因此,随海拔梯度上升,冰川面积相对变化速率基本呈现递减趋势。(3)根据材料“气温和降水及其组合是决定冰川变化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图片材料可知,海拔较低的地区冰川面积小,气温较高,不利于冰川的发育和积累;在5500米附近,海拔高,气温低,降雪量较多,有利于冰川的积累,冰川面积大;更高海拔的地区,山体面积变小,冰川积累少。(4)冰川大面积退缩会对水资源、生物、气侯、湿地、草场等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诱发地质灾害,改变局部大气环流。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气温升高,冰川融化,从短期看,冰川大量融化,河湖补给增多,水量增大,水位升高易导致河湖决堤,诱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从长期看,冰川大幅退缩,可融化的冰川减少,气候变干,河湖补给减少,水量减少,湿地和草场退化,加剧干旱,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地质灾【文科综合(二)·地理答案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