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网]2025届新高三学情摸底考考后强化卷(8月)历史(新课标卷)答案,目前2025衡水金卷答案网已经汇总了[学科网]2025届新高三学情摸底考考后强化卷(8月)历史(新课标卷)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学年高三新高考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历史
历史(新课标卷)答案)
西晋前期家族多位成员身居高位。西晋永嘉末年南迁,家道中落。东晋前期与皇室联姻,迅速崛起。东晋后期参与皇室内斗,互相残杀。后因反对刘裕专权而灾门,仅剩王慧龙逃回太原。北魏孝文帝时期被定为四大望族之一。A.政治局势动荡不安B.民族融合逐渐加强C.士族门阀把持朝政D.南北矛盾不断激化二、材料分析题(3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史记》《汉书》所塑造的汉武帝形象存在巨大差异。《史记·封禅书》刻画出一个迷信神仙方术、劳民伤财的昏君形象,而《汉书·武帝纪》塑造的汉武帝则是一个勤政爱民、好施仁政、开拓有为的明君、贤君形象。汉武帝形象塑造的差异,与司马迁、班固两位史家所处政冶环境与撰史思想的不同密切相关。司马迁是与汉武帝同时代的史家。经过汉初六十余年的休养生息,至汉武帝继位之时,西汉国力趋于服盛。但司马迁目睹汉武帝王霸之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因此,司马迁故意选取汉武帝迷信方士、求仙问道等诸多荒诞之举加以集中叙述,以表达自己对汉武帝好大喜功及其劳民伤财之政治举措的强烈批判。并且在汉武帝执政后期,个人专断作风日盛。司马迁私人换写《史记》,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写史的自由度较高,不会受到过多干涉,从中也可看到司马迁较为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而东汉班固撰写《汉书》是奉旨而撰,官方正史意味浓厚,具有强烈的“尊汉”正统意识,处处要维护并强化汉王朝的统治合法性。儒家思想也逐浙成为两汉王朝的官方主流意识形态,而儒家的政治伦理规范,如是否施行仁政、尊崇儒术等便成为评判一个君王是非功过的最高价值标准,东汉的班固显然受到这种思想的深厚影响。同时,班固将汉武帝塑造成一个完美的君王,也有为东汉后世的君主树立榜样的目的,以鞭策他们建立像汉武帝一样的丰功伟业。—摘编自王亿千《<史记><汉书>中汉武帝形象塑造的差异及其原因》(I)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迁与班固为汉武帝塑造的形象。(8分)(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与班固所塑造的汉武帝形象不同的原因。(8分)18.中国古代都城建设讲究规划布局,东晋南朝建康城的营建基本模仿了魏晋洛阳城的都城形制而第4页,共6页
本文标签: